全国网赌正规平台

图片

当前位置: 首页->专题专栏->党史学习教育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是如何诞生与定型的

来源:党史博览 发布时间: 2024-09-20 18:50
缩小 放大 打印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诞生在大别山麓鄂豫两省交界的天台山地区卡房。它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鄂豫皖根据地的红军纪律与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鄂豫皖根据地的红军,在创建根据地的过程中,建立了铁的纪律。

起初,“没有像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那样完整的规定和提法,但也有些条条和要求”,要服从命令听指挥。打仗不听指挥,轻者受批评,重者关禁闭。路过家乡,要回家看看,须得请假,不能自由行动。打土豪所得的财物均归公。不准贪污,否则枪毙。不准调戏妇女,不准随便抓人、杀人,不准抢东西,不准烧房子。部队每到一个地方,派饭一桌给一元;睡觉没有稻草用钱买;走的时候,把房子收拾干净,上好门板。官兵平等,吃一样的饭,睡民房,铺稻草。

到后来,鄂豫皖根据地的红军有十条纪律规定:不拿穷人一针一线;不拿穷人粮食;对穷人态度要和蔼;爱护枪不要弄坏;节省子弹勿乱打;对群众要宣传红军主张;火线上要对白军宣传;占城市注意收集机器医药;得物资要照顾伤员同志;到地方要研究地形道路。

1928年,毛泽东在总结开辟井冈山根据地几个月来从事群众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三条纪律六项注意。三条纪律是:第一,不拿工人、农民、小商人一点东西;第二,打土豪要归公;第三,一切行动听指挥。六项注意是:一、上门板;二、捆禾草;三、讲话和气;四、买卖公平;五、借东西要还;六、〔损〕坏东西要赔。后来,毛泽东、朱德对六项注意作了修改、补充,把第六项改为“损坏东西要赔并须爱惜公物”;增加“七、不得胡乱屙屎;八、不搜敌兵腰包”两项,使之发展为八项注意。1931年,红一方面军总部对三条纪律八项注意又作了进一步修改。三条纪律中的“一切行动听指挥”,由第三改为第一;八项注意中的“不得胡乱屙屎”,改为“不得随便大便”。后来,这些表述虽有一些变化,如将“三条纪律”改为“三大纪律”,但基本内容没变。

鄂豫皖根据地的红军纪律,虽没有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提法,但主要内容与该条文是一致的。

许多重大事件都用歌谣的形式加以表现

鄂豫皖根据地的领导非常重视宣传工作,常以歌谣的形式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红军的政治任务。徐朋人、郑位三、曹学楷、戴克敏、吴焕先、成仿吾等,都编写了不少为群众所喜爱的歌谣。鄂豫皖根据地的群众也创作了大量的革命歌谣,真实地记录和热情地歌颂了根据地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鄂豫皖根据地发生的许多重大事件都用歌谣的形式加以表现,如黄麻起义爆发,有《黄麻起义歌》;红四军南下作战,有《红四军南下胜利歌》;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府——光山县苏维埃政府成立,有《八月桂花遍地开》。

在众多的鄂豫皖根据地革命歌曲中,有两首关于红军纪律的歌曲:

其一,《红军纪律歌》:

红军纪律最严明:行动听命令,不得胡乱行;打土豪要归公,买卖要公平;工农的东西,不可拿分文;说话要和气,开口不骂人;无产阶级劳苦群众,个个尽相亲。出发与宿营,样样要记清:上门板,捆铺草,房子扫干净;借物要送还,损失要赔银;便溺找厕所,不搜俘虏身。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大家照此行。

就歌词而言,与毛泽东在井冈山为红军制订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基本内容是一致的。从《红军纪律歌》中可以看出,毛泽东制订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已经传到了鄂豫皖根据地。歌词中并没有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严格加以明确,但在歌词的末尾,却写着“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大家照此行”。

其二,《土地革命歌》?(又名《土地革命成功了》)。歌词开头两句是:“土地革命已经开始了,须知工农专政最为高。”歌词长达32行,其中有:

第一当兵宗旨要达到,莫叫同志费心又操劳。

第三枪支自己要擦好,临阵之时击发多灵巧。

第五队内同志团结好,同吃同饮且莫相争吵。

第七临阵奋勇向前跑,若是退却纪律不能饶。

第九服从命令为正道,严守军纪战斗力提高。

这支歌的曲调,就是现在广为流传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的曲调。究其曲调来源,包括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常委、中央军委原副主席刘华清上将在内的不少老红军,都认为它可能源于冯玉祥部队唱过的一支军歌。歌词编者程坦也这样认为,“这个曲调可能是冯玉祥军队的一支军歌”。

由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于1989年5月出版的《鄂豫皖红军歌曲选》载有《红军十大纪律歌》。《鄂豫皖红军歌曲选》主要通过老红军董洪国、黄胜明、石尚琚的回忆和背唱整理而成。《红军十大纪律歌》从内容和曲调来看,就是《土地革命歌》,只是红四方面军把它带到川陕根据地后,作了一些改动,并把歌名作了修改。歌词选录如下:

第一当兵宗旨要达到,莫要同志操心又费劳。

第二班内常讲卫生好,身上洁净哪能生疾痨。

第三枪支自己保存好,临阵之时放枪多灵巧。

第四军用品自己保存好,若不保存好同志多耻笑。

……

《鄂豫皖红军歌曲选》对《红军十大纪律歌》作了注解:“据说这首歌最初编于鄂豫皖,后来由红四方面军把它带到了川陕根据地,并对歌词作了修改。它的曲调是来源于民歌还是外国歌曲,至今尚未清楚。它的歌词是以冯玉祥部队中流传的《民主立宪歌》为基础改编的,也可能是《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的前身。”

产生于鄂豫皖根据地的《土地革命歌》从其思想内容、歌词句法以及音调来看,与《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非常相似,可以说它就是《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的雏形。

诞生于新县卡房

1932年9月初,在鄂豫皖根据地第四次反“围剿”斗争失利的情况下,鄂豫皖省委决定成立鄂东北道委和游击司令部,道委书记徐宝珊、游击总司令吴焕先,具体领导鄂东北地区的革命斗争。红四方面军主力西征川陕后,徐宝珊调省委工作,吴焕先任重建的红二十五军政委,郑位三任道委书记兼游击总司令。

1932年10月至1934年11月,鄂东北道委和游击司令部主要在鄂东北的天台山、老君山地区活动。“道委和游击司令部名义上是两个单位,实际是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和机构,党政军的事情都在一起办。”鄂东北道委和游击司令部的干部,除郑位三外,还有刘华清和程坦等。程坦原名程宗寿,河南省新县箭厂河乡红显边村人,时任鄂东北道委秘书长。

刘华清在回忆鄂东北那段艰苦的游击岁月时说:“天台山、老君山位于红安、光山西部和罗山交界处,是大别山西端较大的山区,也是最老的中心根据地之一。靠近它周围的县、区还有一些党政组织、游击队在活动。位三同志率领游击司令部几百人突围到达该地区后,鉴于该地地形、敌情,部队不便于集中行动,吃饭也难以解决的情况,便将总司令部及直属单位人员分散到各县、区去,剩下的战斗人员都编入罗山地方武装,改称西路军。随位三同志一起行动的干部只有程坦同志和我,还有十来个交通警卫员,最多时不到20个人。警卫连的队伍分散在附近地区的外围,掩护我们。敌人在12月间尾追红军,对天台山、老君山进行了几次大的‘清剿’。我们利用这里的有利条件对付敌人的‘扫荡’。有几次,我们藏在悬崖绝壁上的山洞里,利用森林的遮盖,安全躲过了敌人的‘搜剿’。”

1934年9月19日,郑位三在给中央的报告中说:“我们在鄂东北方面现有三块苏区:一块是天台山、老君山以北到凌云寺为止,50里路长,40里宽,道委在此;一块是光山八、东两区,新集以东,东西有80里,南北有40里,总司令部在此;一块是罗山铁铺附近,长有六七里,宽有40里,有罗陂孝特委和独立团在那里。另外有一块地方即紫云区,只有十几里路内没有敌人,因为群众好的缘故,经常有些游击队在那里(作)为根据地,黄安县委也在紫云区,不过当地破坏得很,粮食一年到头困难。”郑位三在这里提到的鄂东北三块苏区,大部分在河南省信阳市境内,其中天台山、老君山以北到凌云寺这块鄂东北道委驻地,绝大部分在新县境内。

1934年8月28日,程子华受中共中央和周恩来派遣,由中央苏区来到鄂东北道委驻地天台山地区的新县卡房。程子华同郑位三以及程坦、刘华清等人住在一起,有四五十天。程子华向他们“传达中央指示,传达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这样,程坦萌发出编写关于红军纪律新歌词的念头。

编写什么形式的歌词,采用什么曲调呢?程坦想到了流行于鄂豫皖根据地的革命歌曲《红军纪律歌》和《土地革命歌》。程坦仿照《土地革命歌》的歌词写法,将程子华传达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编成通俗而又押韵的九字节歌词,填入《土地革命歌》的曲调。之后,他将歌曲拿到鄂东北道委独立团进行教唱。最初的歌词内容没能流传开来,刘华清只记得开头两句:“红色军人个个要牢记,三大纪律八项的注意。”还有一些内容,例如“说话和气”“买卖公平”“打土豪要归公”等。

1934年10月20日,鄂豫皖省委作出《关于十月革命十七周年纪念的工作决议》,决定从11月1日至7日为纪念活动周。程坦当时参加和主持了这次纪念活动周的具体工作,给交通队和独立团演讲和教唱歌曲,其中就有最新编成的《红军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在活动周最后一天的游行队伍中,鄂东北道委独立团高唱《红军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雄浑激越的音调在天台山地区上空久久回荡……

成熟于商洛

1934年11月,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前,鄂东北道委机关和独立团全部被编入红二十五军,独立团的建制被打散。最早从该团唱起的《红军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没有能够广泛传唱开来。

12月8日,红二十五军长征进入商洛地区。部队进入陕南后,经过半年多的艰苦奋斗,创建了以商洛为中心的鄂豫陕根据地,得以立足和休养生息。红二十五军由长征出发时的3000人发展壮大到4000余人,地方武装也很快发展到2000多人。程坦此时担任军政治部秘书长。为配合纪律教育,他就把在鄂东北道委独立团教唱过的《红军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又一次进行了改写,刻印成歌页,发到每个连队教唱。

据当事人回忆,1935年7月,红二十五军离开陕南,从沣峪口出发,西征北上,一路上高唱《红军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可见这支歌正是在以商洛为中心的鄂豫陕根据地发展成熟后得到广泛流传的。

2006年9月,程坦之子程沐雨在“重走中原突围路”的活动中,在商洛地区了解到,程坦在鄂豫陕根据地时,对在鄂东北道委独立团教唱过的《红军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的歌词进行了修改,并安排每个连队学唱。程沐雨还了解到,1985年春,当地党史工作者收集整理鄂豫陕根据地的红色歌谣时,在根据地腹地山阳县,曾听到红二十五军老战士吴高升比较完整地唱出了《红军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歌词为:

红色战士个个要牢记,三大纪律八项的注意。

第一实行民主的纲领,最后胜利才能有保证。

第二服从上级的指挥,坚决杀敌才能得胜利。

第三说话态度要和好,接近群众言语最重要。

第四买卖价钱要公道,不准强迫群众半分毫。

第五借人家具用过了,当面归还切莫遗失掉。

第六到处厕所要挖好,不准随随便便拉屎尿。

第七优待俘虏要周到,瓦解敌军工作最重要。

第八早起门板要上好,上好门板一律捆稻草。

屋里屋外脏物要打扫,免得群众心里遭烦恼。

定型于陕北

1935年9月18日,红二十五军与陕北红军合编成红十五军团。徐海东任军团长,程子华任军团政治委员,刘志丹任副军团长兼参谋长。9月下旬至10月下旬,红十五军团先后发起劳山、榆林桥战役战斗,取得重大胜利。与此同时,部队中还补充了一批东北军士兵。军团领导非常重视新兵的纪律教育。时任红十五军团政治部秘书长的程坦,也正在思考采用什么样的形式,对部队进行纪律教育的问题。

10月19日,中央红军抵达陕北吴起镇。10月底,中央派贾拓夫等先遣人员到达红十五军团驻地,及时送来中央红军《告红二十五、二十六军全体指战员书》和《中国工农红军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布告》。

最初在鄂东北编写《红军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歌词时,程坦只是根据对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记忆,现在看到了红军总政治部发的《布告》,有了最准确、最权威的依据。当天晚上,程坦按照《布告》的内容,并结合原来所编写的歌词,逐条逐句地加以斟酌,最终修改成一首崭新而又完整的歌词。他连夜编写出来,第二天早晨就送给军团政治部主任郭述申。

郭述申回忆说:“这首歌的歌词,是程坦同志编写的……到达陕北后,中央红军先遣队带来了《中国工农红军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布告》,他为了用革命军队的纪律教育广大指战员,特别是刚补入部队的一批新士兵,便依照布告内容,逐条编写成歌词。在军团政治部宣传科长刘华清的协助下,把歌词填入原来在鄂豫皖根据地流行的《土地革命歌》的曲调中。他们送给我看时,我让他们在军团政治部编印的《红旗报》上予以刊登。”

歌曲的演变

随着解放军任务和纪律要求的发展变化,不同时期对《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歌词作过一些修改。

抗日战争时期,这支歌已唱遍各个根据地。开头改为:“抗日军人个个要牢记,三大纪律八项的注意。第一实行抗日的纲领,最后胜利才能有保证。第二服从上级的指挥,坚决杀敌才能得胜利。第三不拿人民的东西,到处群众拥护又喜欢……”

解放战争时期,歌词开头改为:“革命军人个个要牢记,三大纪律八项的注意。第一一切行动听指挥,步调一致才能得胜利。第二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群众对我拥护又喜欢。第三一切缴获要归公,为了减轻人民的负担……”

1947年10月10日,晋冀鲁豫《人民日报》刊登毛泽东起草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关于重新颁布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训令》,对其内容作了统一规定。12月18日,晋冀鲁豫军区政治部下发通知:“根据总部最新颁布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重新编成《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今后望均以此为标准教唱。”12月20日,晋冀鲁豫《人民日报》刊登了新编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

1950年底,解放军总政治部根据《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关于重新颁布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训令》,第一次组织专人对这首歌的歌词进行修改,并于1951年1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内务条令(草案)》中公布。

1957年,总政治部对歌词作了修改,并在《解放军战士》杂志第14期上公布。《解放军歌曲》杂志1958年第11期再次公布。1978年4月6日,总政文化部《关于学唱十六首革命歌曲的通知》中,又一次公布。这三次“公布”,均署名为“红军歌曲”,至于歌词编者程坦,则没有被提及。

1972年春天,程坦在医院养病时,因为填写干部履历表中“有何著作”一栏,想到了自己所编写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为此,他曾致信周恩来,就有关情况如实地作出反映,请组织予以调查核实。

1981年,《解放军歌曲》杂志第3期重新发表《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时,在“红军歌曲”底下,增添了八个字:“程坦编词,集体改词”。同时以编辑部名义,发表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的产生》一文,介绍了这首歌曲产生的具体年代和歌词编者的情况,认定:“目前广播和演唱的这首歌曲,是在程坦同志编词的基础上,1957年集体修改后的定稿。”

斯诺在《西行漫记》中记述,他于1936年8月底,在访问徐海东及其率领的红十五军团时,发现部队都在唱《红军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认为这就是国民党军队无法打败红军的重要原因,大加推崇,并在《外国记者西北印象记》中,首次向外界披露了这首歌。


分享到: